2013年8月25日星期日

加影巴剎後街傳統味飄香‧舊街景尋美食

加影巴剎後街傳統味飄香‧舊街景尋美食

资料来源:

  • 陳添送咖哩麵,味道原始,只用辣椒粉、咖哩粉、蒜頭和蔥頭而已。
1 of 7
到雪蘭莪加影(Kajang)找吃,除了馳名的加影沙爹之外,其實還有許多美食有待被發現。在加影巴剎後面,就有數排仿米南加保(Minangkabao)建築格式的單層小店,當地人都稱那裡為“巴剎後街”,一店一單位四方小巧精緻得很,檔口一擺,售賣起專屬加影人的道地美食。

其中有好幾家值得推介的老店,每間少說都至少50歲,它們不僅食物地道古早,更見證了這條舊街的發展變遷。這一期,就讓〈吃樂園〉帶你逛一逛,慢慢嘴嚼其中的美味關係。
加影是個百年舊城,如果由開埠開始推算,至今已有140年歷史了,在這樣一個以錫礦起家的古城之中,自然隱藏了不少華人美食老街,“巴剎後街”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深藏在巴剎後巷,又不是著名美食街,不是識途老馬,還真是找不到。
巴剎後街只有兩排店面,但因為都是單層,且屋頂結構兩頭尖翹,與森美蘭州一些米南加保式的建築物非常相似,夾在四周十餘層的現代商業店屋間,就顯得與眾不同。
據加影文史工作者李成金說,巴剎後街看起來陳舊,但其實只有約20年的歷史。這裡的隔間四四方方,小巧而精緻,剛開始是為了安頓Metro Plaza的小販,後來漸漸有人進駐開店,開著開著,竟有80%以上都是小吃店,形成了獨特的美食街。
巴剎後街的特色,還包括這裡的美食店都很地道,各家有各自的精彩。例如街頭的雞飯檔,自製滷汁是一絕;例如板麵檔,藥材湯頭深獲食客喜愛;例如僅有的兩間冷氣小店七禧及素食店,引入台式現代化經營理念,是上班族午餐泡冷氣解暑的好所在。〈光明吃樂園〉選的這3家,不以店面取勝,卻以傳統古早味及歷史見長,讓人吃出溫暖。
不曉得是巧合或是甚麼,這3家老店的位置都在尾端,而且是“死路一條”,但所謂有麝自然香,雖然交通不方便,但識途老馬卻不少。這些“老馬”都是光顧了數十年的老顧客,可能在“老”馬還是“小”馬的時候,就已經拉著媽媽的裙腳來幫襯了。
每份售價不到3令吉
無論是黃錦勝的黃記燒腸、陳添送的咖哩麵或池堅的豬肉粥,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美食都是由上一代研發,再傳到他們手上,少說也有50年歷史。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代經營者堅守上一輩的研發精神,不創新不改革,讓數十年的美味如一日:就例如黃記燒腸,祖傳下來的秘方是五香味,黃錦勝就堅持五香味,雖然有人說加些甜味會更好吃,但他就是不依,加了甜味就不是我家黃記燒腸了。
3家美食的另外一個共同點,就是價錢少於3令吉:陳添送的咖哩麵2令吉80仙,可吃到雞肉、叉燒、魚丸、魚片和豆腐卜;池堅的豬肉粥2令吉50仙,是一粒一粒的現煮豬肉碎,還加入冬菜、薑蔥、麻油和胡椒粉;黃記五香燒腸3令吉一條,配上特製辣椒醬,咸甘惹味。
陳添送、池堅和黃錦勝的年齡都超過60歲,除了池堅有外侄協助之外,其他兩家似乎還未找到接班人;我倒一直擔心這古早的美味會否就此失傳,兩人咧嘴笑笑說:“沒有辦法,年輕人都不喜歡經營小本生意。”
無論再好吃的古早美食,若沒辦法傳承下去,即使不被顧客淘汰也難逃因後繼無人而“收檔”的命運……難道,這就是古早美味的宿命。
池堅豬肉粥
池堅的豬肉碎粥是源自父親的手,數一數已經有68年經驗了,雖然池堅只接手了14年,但他自小就在父親的粥檔跑進跑出,磨練出一身煮好粥的功夫。
煮粥很講求功力,功夫未到家,煮出來的粥像米一樣叫著稀飯,煮得太糊別人覺得和吃漿糊無異,也算失敗,如果有個“粥樣”煮出來了,但吃到最後,粥卻生水變成湯粥,也不能稱為好粥。
詢問池堅的煮粥秘方,他攤開雙手說:“沒有秘方,米是普通白米,水是一般清水。但我熬粥最堅持時間要足,我從凌晨3點開始煲粥,5點多才算煲好。”
池堅只賣豬肉碎粥和雞絲粥,豬肉碎是現煮的,雞絲是事先把雞燙熟後再一絲絲給撕開,“粥端上給顧客時撒上冬菜、蔥末、麻油和胡椒粉就行了。”
前來光顧粥檔的都是老顧客,提起“老”字時,池堅特別加強了語氣。“很多顧客都是從我父親的手開始吃到我的手上,我甚至發現,有一些老顧客是吃到去為止。我的粥也從來不過夜,過夜粥惹風,對老人不益,賣不完的粥倒掉算。”
聽說,很多老人家雖然老到沒辦法親身前來光顧,但都會吩咐子孫打包粥回家,很了不起吧?
黃記燒腸
提起臘腸,相信很多人都吃過,但對於燒腸嘛,則相信沒有多少人吃過了;黃記燒腸是一家經營了54年的燒腸店,由黃錦勝的父親研創,現在秘方完全就在黃錦勝的手中。
“黃記燒腸和外面的燒腸完全不一樣,外面的燒腸帶甜味,吃多會膩。但黃記燒腸是五香味,咸咸甘甘的。”黃錦勝如數家珍的說。
這製作燒腸的功夫可多了,先將粉腸給洗乾淨,然後將豬肉碎以鹽、糖和胡椒粉調味,再塞進粉腸內,最後炸至熟透即可。這,都是家傳的秘方。
除了燒腸,黃記燒腸也售賣滷製食品,例如滷豬肉、滷豆腐、滷腸、滷豬皮、滷蛋等等,而其中最難得的,是滷豬舌,“黃記的滷品都是潮州式,以租傳秘方調製,所用的只是糖和香料而已,至於如何滷至甘香爽口,那就是功夫啦。”
另一項要介紹的就是他的釀豆腐了,選用新鮮魚肉釀成的釀品選擇多,其中以釀甜竹和釀豬皮最特別,口感也很豐富。
黃記的食品都是當天早上熱烘烘的做,下午熱鬧鬧的開市,直到傍晚5點才收檔,熟途老馬都會摸上門來吃一口,回味那原始的香味。
陳添送咖哩麵
陳添送咖哩麵單單在陳添送的手就經營了38年,而之前,這可是傳承自陳媽媽的手,“我母親那時候還是挑著木桶,步行到一家家的工廠或建築工地賣咖哩麵的。”陳添送感慨的說。
陳添送的咖哩麵給我的感覺是很“原始”,追問下才知道,咖哩麵的秘方都出自陳母,別人加入黃薑粉、香茅、咖哩葉等以期讓咖哩味更豐富更多層次感,但陳添送卻只堅持辣椒粉、咖哩粉、蒜頭和蔥頭,務實的追求原始之美。
“湯底是江魚仔湯,咖哩麵所下的椰漿不多,椰漿對身體不好,我的顧客都是老人家。”
陳添送咖哩麵是陳添送的one man show,他早上5點起床開檔,煲湯、煮咖哩,切叉燒、斬雞肉等等,工夫都準備好後再到巴剎買魚丸,7點開始招待顧客。
陳添送像是長了三頭六臂,燙粉是他,端麵是他,收錢是他,收碗洗碗抹桌子也是他,“習慣了就好,事前準備最重要,我一大早將材料準備好,顧客叫麵時,我只是把材料夾進碗裡,倒入湯水就行了。”
陳添送樂天知命,賣完了就收檔,不求賣多,在上午11時許還有顧客上門,陳添送揮揮手向他們說:“賣完囉……”(光明日報/副刊‧報導:高寶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