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malaysia food”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malaysia food”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6月6日星期一

拉茶Tek tarik



这个是印度人的食品,然后在马来西亚啊,晚上有很多路边小摊,我们叫(mamak 档),都是马来人和印度人营业的,大家晚上都很喜欢在这些小档坐在路边谈天喝茶,在马来西亚,我们俗称“喝茶”。有时候也会在那些地方解决晚餐,一些印度摊位也会售卖不同口味的印度煎饼,下次会再介绍印度煎饼,和发上那些小摊的照片,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拉茶。拉茶很特别,拉几下,都有关系到那个味道的,我们还可以选择 ”tarik ”多少下的。这茶在很热的时候拉,上桌时已经被拉到不热了,不烧不冷,温度刚刚好很好喝,很暖胃。




拉茶是马来西亚人民所独创,并且是人们最喜爱和饮用最普遍的含茶饮料。在马来西亚不论是在像吉隆坡这样大都市中的豪华宾馆酒肆,还是在偏远集镇大街小巷的“嘛嘛档”内,都可喝到味道鲜美的拉茶。所谓马来西亚拉茶,实际上是一种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的奶茶,使用的原料通常是红茶。做法是先将红茶泡好,滤出茶渣,并将茶汤与炼乳混合;倒入带柄的不钢铁罐内,罐的容积1000ml左右,然后一手持空罐,一手持盛有茶汤的罐子,将茶汤以约1m的距离,倒入空罐,由于茶汤在倒入过程中,两手持罐距离由近到远,近似于拉的动作,故名“拉茶”,如此动作反复交替进行不能少于7次,就可调制出一杯既有茶叶风味,又有牛奶浓香的又香、又滑的马来西亚拉茶了。


  马来回亚拉茶制作除了配料要求严格外,“拉”是关键技术。正是由于对茶汤的反复拉制,使茶汤和炼乳的混合更为充分,并且使牛乳颗粒因受到反复倒拉、撞击而破碎,形成乳化状态,使其既能与茶汤有机结合,又能使茶香和奶香获得充分的发挥。于是,凡是到过马来西亚的人,无不为能饮到一杯茶香与奶香兼备、又香又滑的拉茶而感到满足,这也是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里,不论是华人还是马来人、印度人或欧洲人等,都酷爱饮用拉茶的原因。

拉茶Tek tarik

这个是印度人的食品,然后在马来西亚啊,晚上有很多路边小摊,我们叫(mamak 档),都是马来人和印度人营业的,大家晚上都很喜欢在这些小档坐在路边谈天喝茶,在马来西亚,我们俗称“喝茶”。有时候也会在那些地方解决晚餐,一些印度摊位也会售卖不同口味的印度煎饼,下次会再介绍印度煎饼,和发上那些小摊的照片,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拉茶。拉茶很特别,拉几下,都有关系到那个味道的,我们还可以选择 ”tarik ”多少下的。这茶在很热的时候拉,上桌时已经被拉到不热了,不烧不冷,温度刚刚好很好喝,很暖胃。

拉茶是马来西亚人民所独创,并且是人们最喜爱和饮用最普遍的含茶饮料。在马来西亚不论是在像吉隆坡这样大都市中的豪华宾馆酒肆,还是在偏远集镇大街小巷的“嘛嘛档”内,都可喝到味道鲜美的拉茶。所谓马来西亚拉茶,实际上是一种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的奶茶,使用的原料通常是红茶。做法是先将红茶泡好,滤出茶渣,并将茶汤与炼乳混合;倒入带柄的不钢铁罐内,罐的容积1000ml左右,然后一手持空罐,一手持盛有茶汤的罐子,将茶汤以约1m的距离,倒入空罐,由于茶汤在倒入过程中,两手持罐距离由近到远,近似于拉的动作,故名“拉茶”,如此动作反复交替进行不能少于7次,就可调制出一杯既有茶叶风味,又有牛奶浓香的又香、又滑的马来西亚拉茶了。


  马来回亚拉茶制作除了配料要求严格外,“拉”是关键技术。正是由于对茶汤的反复拉制,使茶汤和炼乳的混合更为充分,并且使牛乳颗粒因受到反复倒拉、撞击而破碎,形成乳化状态,使其既能与茶汤有机结合,又能使茶香和奶香获得充分的发挥。于是,凡是到过马来西亚的人,无不为能饮到一杯茶香与奶香兼备、又香又滑的拉茶而感到满足,这也是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里,不论是华人还是马来人、印度人或欧洲人等,都酷爱饮用拉茶的原因。

印度煎饼roti canai


印度煎饼也可以被称为印度面包,印度煎饼是印度民族的主要食物,无论早, 午, 晚餐, 他们都以煎饼为主要食物 。

印度面包类:
(基本口味有以下几种)   
roti canai 印度煎饼 (原味)
roti sadin 印度煎饼 (沙丁鱼风味)   
roti telur 印度煎饼 (鸡蛋风味)   
roti tisu 印度煎饼 (原味,不过饼的厚度比一张纸的厚度还薄)
roti bawang 印度煎饼 (洋葱口味)   
roti tuna 印度煎饼 (tuna鱼口味)   
roti kaya 印度煎饼 (加耶口味)   
roti boom 印度煎饼 (原味,要配搭烤肉一起吃的)   
caparti 印度煎饼 (像木材一样硬的,原味煎饼)   

印度煎饼的饼皮成分包括:牛油,水,糖,面粉,发哮粉,油等等。

Murtabak 印度煎餅



MURTABAK

印度煎餅,以碎牛肉、雞蛋、洋蔥為餡料,佐以咖哩汁。

印度饼的一种。肉馅用碎牛肉、洋葱和蛋丝混合烹制成成,通常以咖喱膏调味。

2011年6月5日星期日

砂拉越laksa


熬湯燙蝦製佐醬親力親為‧砂拉越叻沙香辣可口

http://search.sinchew-i.com/node/441496?k=%E5%8F%BB%E6%B2%99


《星洲日報‧街坊小吃》成功獵得極具代表性的道地砂拉越美食,可慰砂州遊子之鄉愁!

在孟沙幸運花園(Lucky Garden),丁迷你超市後面的南泉茶室一角,自11年前就入駐了售賣砂拉越叻沙的檔口。從此,來自東馬的叻沙香一直沒斷過。

這檔取名“Aunty Christina's”的食檔就在茶室入口的左邊,鮮紅的照牌後那個忙進忙出的身影,就是檔主楊惠英。

記者發現這名身形嬌小的檔主有個特點,就是再怎麼忙,也一直笑臉迎人,不像一些老擺出一副晚娘面孔的小販,讓人感覺這名檔主的好脾性特別可貴。

楊惠英是砂州首府古晉客家人,十多年前為了陪伴在吉隆坡工作的子女而選擇在此居留。由於她從小就在砂拉越幫助家人售賣叻沙,來到吉隆坡以後,也就順理成章承接了家傳秘方,販賣起家鄉口味。

一開始,本地食客接受不到這種“新鮮”的味道,後來經她調整改良,如今的叻沙不僅砂拉越人讚好,連本地食客吃完也頻頻回頭,一嚐再嚐。

經過了十多年的經營,楊惠英已經與部份食客培養出默契。她笑言,有些熟客長年固定在週末上門,她也不必問,直接就把熱辣的叻沙捧上,是大是小,放不放芽菜香菜,她了然於心。

“有時顧客很多,我一個人忙得似八爪魚般,顧客等半小時還吃不到,但是他們都不會生氣,反而體諒的說慢慢來沒有關係,因為他們知道我一個人忙不過來,這份人情,真的讓我很感動。”

如今她的叻沙已被許多砂州遊子視為可解鄉愁的食物,不必再等過年過節時飛回家鄉,也可以在本地吃到一樣道地的叻沙。聽他們說,靈市曾經也有人賣砂拉越叻沙,但是味道卻總讓人感覺欠缺了些甚麼。

酸柑汁加入湯內味道一絕

究竟砂拉越叻沙有甚麼引人入勝之處?

本地咖哩叻沙的湯底加入大量椰漿,配料一般也離不開魚丸、長豆、螄蚶、豆腐卜和腐皮,但是砂拉越叻沙卻是完全不同的風味——湯汁喝不出甚麼椰漿味,配上極富口感的粗米粉,上面鋪滿了芽菜、蛋絲、雞絲、香菜與大蝦,賣相討好,氣味芬芳,入口有股獨特的香味,細細品嘗後才發現原來是濃濃的峇拉煎與蝦的鮮味。

吃了原味,記者開始按檔主的指示,擠一些酸柑汁在湯裡,再嚐時發現滋味果然大大不同,增添了酸柑獨特酸味的叻沙,味道更為突出,酸中帶點辣,一絕!

楊惠英的砂拉越叻沙之所以道地,全靠從古晉空運來的“雙燕標”濃縮叻沙原料。她每天開檔前,都需要花至少一小時來熬湯,將叻沙原料,加入雞骨與家傳秘方,最後再拌以椰漿和鮮奶,才能熬出一鍋香辣濃郁的叻沙湯底。

不管是熬湯、燙蝦,製作參峇辣椒的佐醬,楊惠英全都親力親為,就像她堅持為每一位食客舀湯、擺蝦,從不假手於人,為的就是想讓客人吃到最美味最道地的砂拉越叻沙,這也是她當初開檔的宗旨——不好吃寧可不賣。

除了叻沙,這裡還能找到其他的砂州料理,譬如用砂州盛產的白胡椒粒熬煮的胡椒豬肚湯,以及週末才售賣的益母草薑酒雞(Kacangma)。後者為砂州特有的藥膳料理,以客家人種植的益母草來入饌,加入白酒烹調,是砂拉越婦女坐月子時必吃的料理。

店家Profile
主打:砂拉越叻沙
特色:濃郁的叻沙湯底由砂州空運而來的叻沙料熬製而成,絕對原汁原味。
檔主:楊惠英
歷史:11年
環境:與一般咖啡店雷同,客人一多難免有點嘈雜。
價格:RM6(大)、RM5(小)
停車位:不多,若是用餐高峰時間內就要兜幾圈才能找到。
推薦:點一碗砂拉越叻沙,擠一點酸柑汁,再加一些參峇在湯裡,拌一拌,滋味更鮮美,不是大食量的人千萬別點大碗叻沙,小的已經足夠飽腹。
心底話:物美價廉,鮮香濃郁的砂拉越叻沙,讓人一吃上癮,道地滋味可解砂州遊子鄉愁。

Aunty Christina's 砂拉越叻沙
地址:No2-4, Lorong Ara Kiri 2, Lucky Gardens, Bangsar Kuala Lumpur.
電話:016-315 3213
營業時間:8am至2.30pm(每兩週三休息一次)

光明日報/副刊‧報導:鄭晶文‧2009.11.14
-------------------------------------------------

砂拉越laksa

古晋三哩金门楼叻沙

古晋King Centre天一美食里的63 laksa


尋味啟事1 -- 炒粿條 & 砂拉越叻沙 ◎ 林金城


http://www.got1mag.com/blogs/kimcherng.php/2010/02/09/1-aamp


---------------------------------



Craving for Some Sarawak Laksa?

http://sambalsatu.com/

Sarawak laksa is a unique Sarawakian breakfast dish of rice vermicelli in a fragrant soup, topped with juicy prawns, tender chicken slices, bean sprouts and julienned omelette. It is served with a squeeze of lime and a generous dollop of fiery sambal belacan on the side.


Sarawak laksa is a dish most craved by Sarawakians who are abroad and those who have had a taste of the uniqueness of Sarawak laksa will always be back for more.



Now you can easily cook this much-loved authentic Sarawakian dish at home by buying Barrett’s Sarawak Laksa Paste and Barrett’s Sarawak Sambal Belacan. Both products are simmered and cooked over a traditional wood fire to retain their original taste and flavour.

Barrett’s is an “offspring” of the famous Swallow brand of Sarawak Laksa Paste, a well-kept family recipe created by Barrett’s father, the late Mr Tan Yong Him and loved by generations of Sarawakians.

芙蓉烧包城 @ Seremban (转载)


提起芙蓉,我想大家一定联想到芙蓉烧包,没错,每次我经过芙蓉,我一定会特地到芙蓉烧包城打包一些烧包。

为什么选芙蓉烧包城?

其实芙蓉很多地方都有烧包卖,而且每一间的水准都不错,但基于方便起见,我时常会到这间位于南北大道附近的芙蓉烧包城。


(芙蓉烧包城)


芙蓉除了烧包外,另外面包鸡也不错,但今天我要介绍给大家的不是烧包,也不是面包鸡,而是一种大家可能听都没有听过的虾,名为 “麒麟虾”。

哈,一听这个名字就已经感觉到这种虾的威猛。





http://chengyk99.blogspot.com/2010/12/seremban.html


-----------------------------------


燒包海鮮食客稱讚‧芙蓉燒包城美食天堂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76199

想品嘗不同口味的燒包與絕對新鮮的海鮮大餐?芙蓉燒包城能滿足你對美食的要求!

設立在芙蓉中央大巴剎的芙蓉燒包城,成立至今短短2年,就已躍身成為芙蓉的地標之一,所有使用南北大道的駕車人士,都會看到這座燒包城,是旅客不可錯過的美食地點。

在創辦人鄭紹基勇於創新及嚴格的品管下,燒包城已經成功開拓無限商機,美食一直保持水準,每逢週末,燒包城更迎來數千名旅客,證明燒包城的成功之處。

鄭紹基向《星洲日報》說,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只有不斷開發新市場及推出新的美食產品,才能突出重圍,主導市場動向及吸引更多顧客,因此,創新也成為了燒包城的特色之一。

不斷推出新產品

他說,除了各式各樣的土產,燒包城不斷推出新產品,如麒麟蝦、海非洲魚及麒麟蝦燒包等,並獲得顧客的贊賞,而這些美食更是全馬首創,只此一家。

他指出,在明白到要產品出名,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品牌的道理,他早就為“芙蓉燒包”註冊專利權,而在麒麟蝦成功培育後,他也為它注冊專利。

勇於面對創出名堂
鄭紹基難忘創業艱辛

談到創業過程時,鄭紹基透露,他在1986年因糖果生意失敗,便向母親學習製作燒包,過程中經歷重重困難,面對業績、心理障礙及品質控制方面等問題,但他都勇於面對,最終創出名堂。

他表示,創業期間,每天與妻子來回吉隆坡售賣燒包是最難忘的經歷,太太甚至因太過勞累而在貨車內睡著。

“過程雖然辛苦,但我秉著‘好東西總會有人欣賞’的信念,要緊牙關做下去,終於把起初門可羅雀的局勢,轉為門庭若市。”

2007年創立芙蓉燒包城

他說,由於想把芙蓉燒包打造成森州的代表美食、帶動本地旅遊業及經濟,以及讓公司品牌與規模提升至更高層次,他於2007年創立芙蓉燒包城。

“燒包城靠近南北大道旁及芙蓉收費站,每天有數十萬輛車川行,商機無可限量,若在此處設立燒包城,必能吸引路過者,也讓燒包在大馬打響知名度。”

眼光獨到的他解釋,大道使用者在途中都會想要用餐或休息,燒包城就成為他們最佳的營養補充站,他們不只可享用新鮮生猛的海鮮餐,還可購買各種土產。

推出旅遊配套

他說,燒包城現已推出旅遊配套,讓旅客參觀燒包製作過程及瞭解燒包的來源,旅客甚至有機會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燒包。

海非洲魚及麒麟蝦
獨有飼養環境贏口碑

鄭紹基透露,燒包城目前主要賣點是海非洲魚及麒麟蝦,2種美食推出市場後,皆獲得顧客的一直贊好。

他披露,麒麟蝦是新研發品種,與其他蝦的不同之處是麒麟蝦沒有黑腸,也採用有機方式飼養,在獨有的飼養環境及基因下,麒麟蝦肉質非常鮮甜,食客不必擔心膽固醇問題。

談及咸水非洲魚,他表示,一般非洲魚是淡水飼養,帶有泥味,而利用咸水飼養的海非洲魚卻沒有這方面問題,而且口感鮮美。

他說,這間公司也以新鮮不庫存的麒麟蝦肉,混合獨特的配料製作成麒麟燒包,此產品推出市場已約1個月,這間公司目前正收集顧客的評價。

芙蓉燒包城的其他特色美食還包括脆皮燒包及榴槤蛋撻等。

嚴管燒包品質
全馬設逾100分銷站

芙蓉燒包在獲得顧客認可後,生意量節節上升,更於2000年在全馬設立超過100個分銷站,因而在大馬紀錄大全內占有一席之位。

鄭紹基表示,目前全馬分銷站的燒包都由芙蓉提供,只要各分銷站嚴格遵守標準烘制流程,水準將獲得保持。

“我們著重的是品質而非數量,所以對品管非常堅持也絕不妥協,我們一直來都設法保持燒包的水平,包括派人到各分銷站檢查。”

他補充,食品是良心事業,要給就必須給消費者最好的。

芙蓉燒包城
地址:芙蓉中央大巴剎(武吉甲巴央花園)
電話:06-6017310、6016308(星洲日報/花城)

汝来佛跳墙(Nilai)



Restoran Loon Sing 隆盛佛跳墙酒家 @ Nilai, Negeri Sembilan

http://food.malaysiamostwanted.com/venues/loon-sing-nilai

Location Nilai, Negeri Sembilan
PT2484, Kawasan Perindustrian Nilai 2, Block D, 71800 Nilai, Negeri Sembilan.
Cuisine Chinese
Food Complimentary appetisers, Deep fried shredded chicken with dried chillies, 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 braised abalone and sea cucumber, Dong Poh Yuk, steamed chinese flat buns, fish slices with fish maw and leek, deep fried combi platter, fried rice cake cutlets, hasma boiled with glutinous rice balls
Price RM138 (before tax, per pax) dinner set
Roaster Pork (Red) 东坡肉(RM 50), Stew chicken with salted fish 咸鱼焖鸡 (RM 30), Jiong Zheng Fish 酱蒸红非洲鱼(RM 21), Beancurd with Prawns 明虾豆腐 (RM 25), Signature Brocolli 招牌西兰花 (RM 18)
Contact 06 799 7787
Web www.loonsing.com.my

馬式麻糬(Dodol)

每個慶典都少不了美食,開齋節(Hari Raya Aidiftri)如果沒有馬式麻糬就不像開齋節了。經歷一個月的齋戒月之後,口感像麻糬、外型像凝膠的馬式麻糬讓回教徒重拾美食、慶祝馬來西亞新年!把在來米、椰糖和椰奶混合,在爐子上持續攪拌五至六個小時,馬式麻糬就完成了。除了經典椰子原味之外,也陸續發展出多種水果口味,包括東南亞特有水果榴槤。此外,在馬來西亞的傳統中,當一戶人家在製作馬式麻糬時,鄰居都會一起幫忙攪拌,這項習俗也強化了馬來西亞傳統價值觀的親善和諧精神。

椰絲糯米糕 (Onde-onde)

椰絲糯米糕是馬來西亞一道傳統的娘惹糕點,用糯米粉做成的外皮包入椰糖餡、外表再裹上一層椰絲,就成了看來清爽、吃來甜蜜的椰絲糯米糕了。娘惹指的是華人與馬來人通婚後生下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女性就稱為「娘惹」,娘惹糕點通常都是色彩鮮豔,並帶著濃濃的椰奶香。

珍多冰 (Cendol)


椰香四溢的珍多冰當屬消暑最佳冰品!珍多冰是馬國的傳統甜點,椰漿是基本配備,搭配綠色粉粿、大紅豆、奶油玉米,加上一大碗刨冰,再淋椰糖漿,真是暑意全消

椰香四溢的珍多冰當屬消暑最佳冰品 !

(圖片來源:馬觀局)

摩摩喳喳 (Burbur Cha Cha)

摩摩喳喳是一款美味又色澤鮮艷的大馬甜品,也是台灣人最熟悉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冰品之一。摩摩喳喳最重要的成份當然是椰漿,淡淡的椰香配上西米露、芋頭、番薯和班蘭葉,讓人一口接著一口。

槟城炒粿条


炒粿条是潮州人的小吃,在19世纪,在槟城发扬光大,成为马来西亚的美食,也是槟城的代表美食之一。马来语是Char Kway Teow。在马来西亚除了华人售卖炒粿条外, 马来人也有售卖炒粿条。

在槟城和吉隆坡的炒粿条略有不同,槟城炒粿条所使用的粿条是比较宽大的;而吉隆坡人所使用的粿条则是比较类似沙河粉,是比较幼细和长的。虽然两地所使用的粿条不同,但是味道和佐料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以酱油、黑酱油、蚝油为主要酱料,嗜辣者还可以配上森巴辣椒酱,使炒粿条的味道在咸甜中带点辣味。炒粿条的佐料主要跳不出虾仁、鸡蛋、腊肠、绿豆芽、鱼饼和韭菜这几种。


首先先烧热大锅,然后倒入一些油或猪油,油烧热后,可倒入蒜蓉爆香至金黄色。倒入粿条、豆芽一起炒,炒均一分钟后就可把粿条推至锅旁,接下来再倒入一些油烧热,加入鸡蛋,然后和粿条一起炒,过后可以酱油、黑酱油、蚝油森巴辣椒酱炒匀。最后虾仁、腊肠、鱼饼和韭菜一起爆炒即可,炒好后的炒粿条通常都会盛在已放了香蕉叶的碟子上,据说这样会让炒粿条的味道更香,和保湿。由于炒粿条的味道和佐料都大同小异,也就意味着炒粿条是个注重炒功的食物,炒得好吃,炒得够火候和炒得有特色,才能吸引顾客。在槟城仍然可以找到用炭火代替现代煤气来炒,火候十足。另外, 有些档口有鸡蛋和鸭蛋供选择。

怡保芽菜鸡沙河粉



若说来怡保美食的话,肯定离不开芽菜鸡,到底哪一间的芽菜鸡比较好吃?有的人要去老字号“老黄”,也有人说要去“老黄”的隔壁那一间“安记”。



来到Jalan Yau Tet Shin,可以看到这个交接路口都是芽菜鸡的分店,东一间西一间,还有人听在路口卖饼!!弄到我们眼花缭乱,也不知道哪一间才是好吃的芽菜鸡。




海南鸡饭起源于中国海南岛的文昌市。海南人会以文昌当地的白切鸡做法,同时配以鸡油和浸鸡水烹煮的米饭。20世纪初期,随着移民潮,这个菜式传至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及泰国等地发扬光大。

海南鸡饭比较正宗严谨的作法是繁复的:

首先处理米,先把洗净的米在干镬上小火炒香,但小心不要炒焦,主要目的是让米有米香和较干身较容易吸收用作煮饭的浸鸡水及鸡油。

再来处理鸡,先把挑选好的鸡冲净抹干,把鸡油和内脏切出备用(鸡油用作煮饭而内脏用作煮汤),以食盐、姜汁,花椒及八角(以磨成粉状或小碎粒较易处理)擦在鸡内外,待用10-30分钟左右,然后把水煮大滚,把腌好的鸡放入大滚水中待水再滚起后关火盖锅盖,待水自然冷后,用筷子在鸡脾位看是否容易插入去试熟的程度,用冷水先冲一冲,后放入冰水中浸10-20分钟,以保持肉质嫩滑,使鸡皮和鸡肉之间形成有一层透明的胶质。

把先前处理好的米加小量蒜碎(也可免)、鸡油和加入适量的上述浸鸡水,煮成鸡油香饭。

把先前切下的鸡内脏和白菜干(也有加入红枣干的)煮成汤配饭同用。

吃海南鸡饭时,通常配以黑酱油(可以小量糖稍微炒焦加入老抽代之)、新鲜刚做的姜茸及蒜蓉生辣椒酱三小碟。

Satay 沙爹


“satay”命名來自福建話

沙爹這個美食的由來,有多種不同的版本。其中比較有趣的包括舊時人們把肉串起來買時都只串3塊,而福建話的“3塊”在發音時聽起來就像我們說的“satay”,因此而得名。
隨著時代的變遷及顧客要求多樣化的年代,現在沙爹除了傳統的雞肉、羊肉、牛肉、豬肉以外,還有鴨肉等。


古城
海南沙爹醬香開胃
新味香沙爹屋
50&50A,Jln Kota Laksamana 1/1,Tmn Kota Laksamana,75200 Melacca
營業時間:10am-7pm
詢問電話:06-281 7281
海南人的沙爹,只有在馬六甲可以吃到。海南人的沙爹與一般沙爹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就是它的醬料。海南沙爹的醬料,有花生香夾著芝麻香,還有帶點黃梨香的酸甜味道,好開胃。新味香沙爹屋賣的是祖傳海南沙爹,有70年歷史,已由第三代傳人黎修龍接手。
沙爹肉講求原汁原味
黎修龍信心滿滿的說,除了醬料的特色,醃製沙爹肉的材料也是獨傳秘方,講求原汁原味,燒出來的沙爹肉即使不沾醬,這樣吃下去也可享受到與眾不同的沙爹肉味。
海南沙爹串有分雞肉及豬肉兩種,另有粉腸沙爹、豬肝沙爹,各有風味。
為同中求異,還有年輕顧客的意見,新味香沙爹屋也甫於近期內推出獨家的胡椒雞沙爹,讓食客享受不一樣的沙爹。

霹靂
豬肉沙爹與眾不同
怡保駱運明沙爹
73-75,Leech street,30000 Ipoh。(舊街場天津茶室和光興茶室之間的巷口)
營業時間:8am-3pm
休息日:每星期三和星期四
價格:每串50仙
在怡保舊街場天津茶室和光興茶室之間的小巷,有一個售賣沙爹的小檔口,常飄來陣陣的沙爹香,老板駱運明在現場現燒現賣沙爹,難怪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
在白天經營的沙爹檔口並不多,因此這家檔口在數十年來,吸引了不少來自國內外的食客。這裡的沙爹口味與眾不同,除了提供雞肉沙爹,還有豬肉、豬肝和豬腸沙爹,其中以豬肝和豬腸沙爹較少見,也頗受食客喜愛。
駱運明透露,這檔口原本由他干爹經營,3年前干爹把製作沙爹的手藝傳授給他後,就把這檔口交由他經營。他說,沙爹肉事先用五香粉、咖哩粉等醃好,然後帶到現場燒烤,沾點用花生、馬鈴薯、咖哩粉等煮成的沙爹醬,是最佳搭配法。

柔佛
麻坡沙爹醬濃肉鮮
麻坡沙爹(亞迪)
麻坡貧吃街
營業時間:12pm-8pm
休息日:每逢星期一及星期二
麻坡貪吃街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沙爹攤,雖然招牌寫著大大的“麻坡沙爹”字樣,但熟悉它的老顧客則稱之為“亞迪沙爹”。
60年前,在貪吃街經營“碌碌”生意的楊國豐(28歲),即是楊志清的父親決定把原本浸入沸騰沙爹醬內燙熟的“碌碌”肉串,改為炭燒肉串,結果深受顧客歡迎,自此後沙爹取代了“碌碌”,成為麻坡市民的美食選擇之一。“麻坡沙爹”最大特色在於其沙爹醬濃肉鮮,而且選擇多樣化;除了傳統的雞肉和豬肉沙爹之外,還有粉腸沙爹及鮮蚌沙爹。此外,該攤所持制的魷魚蓊菜也讓人垂涎三尺,齒頰留香。


雪隆
5種口味沙爹誘人
加影馬來西亞茶餐室
31,Jln semenyih(加影警區或加影市議會舊址正對面)
營業時間:10.30am
休息日:每隔兩個星期二
詢問電話﹕03-8733 1160
嘗過無數沙爹,你可曾嘗過鴨肉沙爹﹖只要咬上一口,肯定會被鴨肉經過香料腌制後獨特的口感和香味深深著迷。馬來西亞茶餐室是加影沙爹城內唯一由華裔經營的沙爹美食店,由蔡玉蘭(75歲)和蔡維(74歲)兩姐弟自1971年創辦,沙爹口味由原本的牛肉和雞肉增至今日有羊肉、魚肉和鴨肉共5種口味,博得來自各地的各族同胞大力捧場。蔡玉蘭說,儘管沙爹是僱用友族同胞料理和燒烤,不過其準備工夫可是絲毫不怠慢,雞皮和油脂一律去除,花生醬也用水煮的方式,符合現代人講究健康的飲食文化。其中羊肉沙爹只採用梅肉部位(一只羊只有兩塊,可見彌足珍貴),在經過香料的腌制後,羊騷味不見,齒頰間只有嫩滑香鮮的口感。


北馬
雞肉沙爹食客最愛
玻璃市港口“沙爹”
玻璃市港口海天海鮮(Kampung Perak ,Kuala Perlis,Perlis)
營業時間﹕6pm-12am
食物價格﹕一串50仙
沙爹是東南亞地區的傳統食物,也是南洋一帶極流行的特色美食,同時皆是大馬各族人民喜愛品嘗的其中一道風味小吃。位于玻璃市港口海天海鮮旁的一檔沙爹就受到食客的青睬。檔主依查哈(45歲)從事這門生意已有15年的光景。他受詢時表示,沙爹是各族傳統喜慶活動不可缺少的食物,因此他常會接獲訂單,不過訂購者也以華裔佔多數。他說,在玻璃市港口海天海鮮,他僅售賣雞肉沙爹,因為海天海鮮的華裔食客較多。不過,如果有食客要求訂購牛肉及羊肉沙爹作為慶祝活動,他也會提供。一般上,沙爹的制法是將醃好的雞肉串,放在適度的炭火上烤,烤熟後,伴上花生醬汁進食,再配上傳統馬來米飯,黃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爹味道就更加美味。


東海岸
顧客等開店吃沙爹
Terminal Satay Zul
地址:A2600,Jalan Alor Akar,25250 Kuantan,Pahang.
營業時間:6pm-12.30am
休息日:星期一(一個月兩次)
詢問電話:019-9068454
說起沙爹,關丹人肯定想起Terminal Satay Zul。這間位於亞羅亞加路旁的兩層式店屋,外型的設計具有濃厚的馬來西亞色彩。每天傍晚不到6時就已經有許多顧客在等候開店,可見這家店的沙爹有多受歡迎。負責人莫哈末法力(25歲)表示,雞肉沙爹除了是店裡的鎮店之寶外,他們還有牛肉、羊肉、鹿肉、雞心及牛肚沙爹,平均每日可賣出4000到5000串的沙爹,可謂魅力無法檔。
沙爹醬甜中帶辛
燒得剛好的沙爹嚼起來肉質滑嫩且多汁,配上排列得整齊的飯團、切片黃瓜還有洋蔥,讓人欲罷不能。顧客們都齊聲說這裡的沙爹不但大串而且沒有雞皮以假亂真,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沙爹醬不會太辣,甜中帶辛,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店主說,他們使用新鮮的肉類,以快速處理的手法將肉類醃制、串好並包裝後再存入大型冰箱內以確保新鮮。為了留住顧客的心,他們在醃料方面下了不少苦功。除了沙爹,這裡的椰漿飯、馬來式炒面和飯也是顧客們的最愛。每天駕車經過這間位於路旁的沙爹屋都看到三大種族在裡面大快朵頤,就連打包的顧客也將店外的大帳棚擠得滿滿的,實在誇張。



花城
食客難忘特製花生醬汁
安記沙爹
芙蓉沉香路閥興美食中心(前稱2020美食中心)
營業時間:7pm-12am
價格:雞肉及豬肉沙爹每串50仙,羊肉沙爹每串60仙
安記沙爹是芙蓉的老招牌沙爹,最令食客念念不忘的就是它的醬汁,老闆娘把花生攪拌成碎粒,加入辣椒粉,再用清水煮熟,讓幼滑的花生醬完全滲入肉串內,吃起來口腔溢滿濃郁的燒烤香味,令人眷戀。已有30多年燒沙爹經驗的老闆娘龍女士(48歲)表示,她從小就跟隨父親燒烤沙爹,在準備材料方面一直堅持以獨門秘方親手醃製。她表示,首先是把肉類加入黃姜及調味料等,再醃上約4小時,這樣就可準備燒烤了。她說,除了醃肉方法,燒烤及烹煮花生醬的工夫也很重要,每個步驟都不可馬虎,以免影響沙爹品質。
“沙爹好不好吃,關鍵在於花生醬汁,只要醬汁夠出色,就算是普通的肉串也能變得好吃,顧客都是喜歡我們幼滑的花生醬汁而來。”她補充,她的羊肉沙爹膻味不重,因為她用香茅驅走難聞的味道,怕羊膻味的朋友大可放心。


资料来自星洲日报

加影哪家“辣汤”好吃?



维记辣汤之家 位于 加影Kajang
家喻户晓的店,问一问当地人都懂得


UKM – Kajang 美食路线图 (卫记辣汤之家)

除了沙爹能代表加影的美食之外,我相信辣汤肯定也能胜任这美名。位于Sungai Chua卫记辣汤之家至今已经开始开扩生意的版图了。 目前在城里,已有三间的分行,可见在华人美食圈里是多么的受欢迎。之所以,来到加影是绝对不能错过这里的辣汤。


萧家辣汤 Kajang

278, Jalan Berjaya 9,
Taman Berjaya, Sungai Chua
43000 Kajang, Selangor

巴生肉骨茶



以传统独特秘方烹调的绑线肉骨茶广受食客欢迎,这是宝香绑线肉骨茶各分行客源络绎不绝的要素。雄心勃勃发扬大马美食的宝香创办人吴庆宗,一反人们对肉骨茶只在茶餐室的印象,将肉骨茶引进五星级商场,在游客众多的吉隆坡Pavillion广场开设第5间分行,赋予传统美食更高的定位。


绑线肉骨茶可选择阅读的网站
http://bahkuteh.com/site/tag/%E7%BB%91%E7%BA%BF%E8%82%89%E9%AA%A8%E8%8C%B6




巴生肉骨茶开始都是以碗为主,由于要保持汤的味道原汁原味,所以巴生一些老字号的肉骨茶仍以碗为单位,缺点是吃法比较单调,但是对于吃惯肉骨茶为早餐的朋友,他们仍觉得如此的吃法是最扎实的,因为依据个人的分量一个人刚刚好。



瓦煲肉骨茶是巴生肉骨茶后期发展出来,由于汤的烹调方法差距很大,所以一些人喜欢吃瓦煲肉骨茶是因为可以搭配许多配料外,还有一些巴生的肉骨茶属于汤比较清淡,一般上食客需要多家跑动尝试才知道自己倾向哪一家的胃口,所以巴生肉骨茶档虽然多,但是各有各做。

一般上巴生驰名的肉骨茶有:

(1)盛发:原味古方肉骨茶

祖传三代老字号的巴生桥底盛发肉骨茶,在巴生无人不晓。由于坚守祖传肉骨茶的烹调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其原汁原味的祖传肉骨茶至今依然屹立不倒,成为驰名的招牌菜。

目前老板李传德介绍,爷爷李文地是当时巴生最早卖肉骨茶的商贩之一。爷爷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开始在早市卖糕饼不够养妻儿。因此他开始兼卖肉汤和油饭,让顾客多一个选择。结果,肉汤和油饭的生意越来越好,慢慢下午也经营了。


盛发肉骨茶已祖传三代,从他爷爷李文地那一代到李传德这一代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李传德都谨遵祖传古方,每锅肉骨茶都要熬煮两次。长时间熬煮的肉骨茶,香浓的药材味和肉的鲜味完美结合,而且肉块入口松化。

李传德介绍,目前肉骨茶竞争力蛮大,现在到处都可以找到,而且味道跟煮法也有所创新。无论如何,他表示他还是希望保持原味比较好。他说:“个人的口味又不一样。我是尽量保存我祖传的秘方,煮好来,就是这样。尽量把好的东西带给顾客。”

(2)奇香:香浓药材味肉骨茶


同出自李文地肉骨茶世家,奇香肉骨茶已有30年的历史。该肉骨茶的特点是拥有香浓的药材味。因为肉骨茶的味道奇特的香,所以该店取名为“奇香”。

老板娘陈三妹介绍说,该店肉骨茶真正祖传自他的家翁李文地。早期街坊为他取了个花名叫“肉骨地”。由于福建话“地”和“茶”同音,久而久之“肉骨地”就传为“肉骨茶”了。

有别于盛发,奇香肉骨茶突破家族旧框框,随饮食趋势求变求新,卖起瓦煲和干肉骨茶,更推出肉骨茶汤包,现代化经营祖传肉骨茶。所谓的干肉骨茶就是,老板把半肥瘦的肉块,加上鱿鱼丝、辣椒干、羊角豆等在锅里煮熟。肉块沾了辣椒干的辣味和鱿鱼丝的鲜味,吃起来香辣美味。



(3)南发:首创瓦煲肉骨茶

南发店主黄美莲回忆,她爸爸当初是卖碗装的肉骨茶,生意平淡。后来他留意到顾客吃肉多会油腻,他就及时推出瓦煲肉骨茶,顾客的选择就多了。瓦煲肉骨茶就这样兴盛起来了。

若配上各种丰富多样的小菜和佐料,那食客吃起来就更有劲了。因此南发还有卖香菇,腐竹,豆腐卜等配料。

同样继承了父业的黄美莲姐姐,黄美婷经营分行已5年多,目前在巴生港口大路支部经营分行。她表示其父亲位于中路口多年的档口因受建新桥工程和大改路所影响,瓦煲肉骨茶开山鼻祖的生意也难保,因此已搬迁到巴生High School 学校旁的一家咖啡店继续营业。

黄美婷的母亲也表示:”除了南发瓦煲肉骨茶出名外,顾客的最喜爱就是猪肠。通常每个顾客都要吃猪肠,一碗又加一碗,有些不要猪肉,只吃猪肠罢了。”



(4)宝香:绑线肉骨茶

经营宝香的吴庆宗指出,肉骨茶历史悠久,在泰国和台湾,叫猪脚饭。肉汤是福建菜,排骨是潮州菜,慢慢马来西亚人结合在一起,起了一个名字,叫肉骨茶。

这里肉骨茶的肉是绑线的,工序多,油少味道香。绑在肉块上的线是为了切油,目的在于使肉质更扎实,同时减少汤汁的油脂。这样肉骨茶吃起来味道香醇而不油腻。


(5)留香:猪脚筋干肉骨茶

留香由黄嘉隆和姐姐联手经营,他们的招牌菜是一块块的猪脚筋用虾米、咸鱼丝、辣椒丝、蒜粒、自制黑酱油等爆香,再加入肉骨汤焖干。猪脚筋入口柔软、粘牙有嚼劲、口齿留香。

留香还有一个特色的吃法,就是配上咸水糕,让顾客回味无穷。咸水糕本来比较清淡,但配上肉骨茶汤头,就可吃出一番特别风味。



如果欲知道更多的肉骨茶资料不妨上以下的网站查看。

肉骨茶——马来西亚的特产

http://bahkuteh.com/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