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

巴生人爱老抽

巴生人爱老抽,几乎所有妈妈的味道,对于黑酱油是下得特别重,而且是搭配酱料,煮法与时间,完完全全把食材变化的淋淋尽致。

爱的最多的就是巴生人喜欢煮黑酱油鸡,台湾有三杯鸡,人家的酱油是酱青,也不到三分一比重,我们的黑酱油确实用量好大,仔细发现许多妈妈味道特别浓的可以用上三大汤匙以上!

原来,巴生人爱老抽,也就是黑酱油;简直就是厨房里头的活宝。

用在猪肉上,可以是煮的也就是弄熟,福建话叫“kien”,也就是浓郁的把猪肉,外加糖,猪皮还是很Q的那种。

当然,巴生人煮猪肉是看猪的部位的,也深知道什么部位用怎样煮,很好吃!

就像牛扒对于西方料理一样。

猪脚一般也用于烹煮,但是浓郁的黑酱油却伴随着更大比重的黑酱油,可能多了醋,外加糖。

当然有加醋的,酱油量不那么多;却黑醋比重特重。姜与蒜米的比重把猪脚煮烂煮糊,化口可是人间鲜味!

如果没加那么多醋,外加糖。福建人喜欢用闷的,很夸张,把它煮成入口既化,有人说是“封肉”,有人喜欢叫“烘肉”。

问题是,噜肉用噜汁也用黑酱油;墩肉也用黑酱油;炒烧肉也用黑酱油,无数变化,一种黑酱油,水份,烹饪方法,糖与猪肉,许多变法。

这原本是在30年前,我只是小童,绰号“肉王”,无肉不欢遇上我外公一个资深厨师的一段私人对话。他老人家不在了!但是吃东西的鸡饭档口还在,当时是新开,我向老人家说好吃,结果他陪我在那吃一餐。我们巴生吃鸡饭一定把黑酱油淋在饭上。

因此,有这个故事。还有段想了想,不懂真假;因为外公做厨房,我当时问的天南地北,什么肉要怎样弄,他一一细说,我便问他,那么普遍,那为什么黑酱有没有用在炸的肉类?他说,有啊!还上了酒楼菜,厨房用麻油酱油五香粉胡椒等腌制,之后炸,然后把黑酱油加甜酱煮稠,炸过的肉吸收后上桌撒上芝麻,黑白分明的。

可能现在人吃的花式,太多,其实许多旧菜色早已淘汰!

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大食代粥面世家——在巴生也可尝到香港的味道

香港和广东的细蓉,就是你熟悉的云吞面。

如此正统的细蓉在巴生多年,或许你没找,不知道。

如果你想尝一道香港或广东的道地美食,何必飞远,巴生人可在在吴福发路找到(从Taman Berkely搬迁到吴福发)!读到这则新闻,「大食代」粥世面家的进驻巴生市区。古早味茶室,如昌和、长江、著名的鸿华北京烤鸭店,以及老字號的联美面包店,再添一主角!搬到鸿华北京烤鸭店隔壁.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86100%3A&Itemid=242

(请点击新闻阅读)



细蓉的馄饨比云吞面的云吞大颗,内馅扎实,是以猪后腿肉加鲜虾制成,全程不加味精,只靠鲜虾和猪肉带出鲜甜味。

当然这就是店家的卖点,听清楚是完全“不加味精”!

夸张的细蓉面条不但没有硷水的全蛋面,面条和馄饨皮特别从广州空运来马,搭配面汤的青菜是香港菜心,因此整碗细蓉都是香港的原汁原味,不经改良。

整套从广州空运,你就知道大食代粥世面家的镇店之宝,“非同小可”!

要不加味精,就靠鲜味!

细蓉汤底是以鸡骨、猪骨及大地鱼以慢火熬煮3小时而成的上汤,味道淡香清甜,不会油腻。当然这就是秘诀啦!

大食代粥世面家两夫妇陈国隆及李亚花,就是坚持零味精及主张食材原味,确保顾客吃得滋味和健康。

当然陈国隆曾向一名香港师傅拜师学烹煮广东菜,26岁在巴生新镇路旁摆摊卖粥,直至2009年才迁入店铺,扩大营业。

如此的手艺变成浓厚的香港风味,外加陈国隆26岁就在巴生新镇路旁摆摊卖粥的经验。


大食代粥面世家,意思就是大食代粥与细蓉这两道都是店家的活招牌!熟客非点不可。

广东粥也是大食代粥世面家的主打,粥种类多达24种,如猪肚花生粥、滑鸡粥、冬菇鸡脚粥、生鱼煲仔粥、生猛田鸡粥、芋头排骨粥、海参煲仔粥及花雕醉鸡粥等。

用米酒腌制鸡肉,花雕贵妃鸡更是绝活!

师傅陈国隆依照顾客口味,在白粥加入鲜肉或海鲜,最后简单地淋上少许麻油和撒上葱花,就令原本清淡无味白粥色、香、味都俱全。



来巴生就不要错过!味道清甜美味不会油腻,适合注重健康的人士享用的美食。价钱也绝对公道!

大食代粥面世家(或开新店;可先电话查询) 


地址:Jln Temoh, Off Jln Goh Hock Huat, 41400 Klang Selangor

(巴生著名的鸿华北京烧鸭烧鹅烧腊店旁)

Tan (陈国隆)或Ms Lee(李亚花)

电话:019-6688324、019-2648324

营业时间:7am至5pm



2013年11月22日星期五

雪邦Sepang与瓜雪Kuala selangor旅游与美食

万津Banting(瓜冷)与雪邦Sepang与瓜雪Kuala selangor
  • 叫化鸡 (乞丐鸡) - Kuala Selangor Ijok
http://foodtalk2.blogspot.com/2012/04/kuala-selangor-ijok.html
  • 炸番薯叶(阿贤揾食到万津)
http://felvinc.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_27.html

  • 阿茶自在吃.萬津 咖啡滑又香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273986

  • 一日游人:拋下都市喧闹声游万津
http://life.sinchew.com.my/node/750

  • 温馨小屋: 万津美食 ~ 日夜兴酒家
http://felvinc.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18.html

  • 温馨小屋: 万津美食好介绍 - 甜蜜蜜小食店
http://felvinc.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11.html

  • 温馨小屋: 万津美食好介绍 - 金嫂辣椒板面
http://felvinc.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08.html

  • 温馨小屋: 万津美食好介绍 ~ 新瑞珍

http://felvinc.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html

  • 温馨小屋: 万津美食~万津最好吃的Rojak Pasembor
http://felvinc.blogspot.com/2009/06/rojak-pasembor.html

  • 芙蓉花印度面包,配着真材实料的鹰嘴豆蓉酱,仁嘉隆新村夜间最优秀的夜宵之一。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926068219322&set=a.10150238674074322.335404.763829321&type=1&relevant_count=1

  • 阿郎的故事: 加埔路八支海鲜
http://alangstory.blogspot.com/2013/08/blog-post_25.html

  • 2012年02月12日 - 一區一寶:沙沙蘭(SASARAN)(上)‧小漁村變“藝術小鎮”‧沙沙蘭廣為人知 - 穿城越鎮 - 鄉里故事 - 地方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78054

  • vincshuang kapar food tour黃文升加埔美食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4Lw6AoxK-8

  • 亚三爪哇传统海南面包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17203211629135&set=a.708226382526818.1073741829.633427390006718&type=1&relevant_count=1

  • 2010-08-05 - 沙沙兰浅海“鰽兵”攻略 - 幽海搜奇 - 钓鱼月刊
http://www.rodnline.com.my/node/357

  • 沙沙蘭國際藝術節·漁村變藝術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x3NAW-95Ss

  • 我的家乡----沙沙兰渔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RYFo976KN0

  • Kampung Assam Jawa Cendol需要汽车排队,有那么夸张吗? 
http://deekuntum.blogspot.com/2013/10/cendol-bakar-kg-assam-jawa-kuala.html

巴生古早味

巴生古迹区行走
  • 巴生國民小學 KLANG PRIMARY SCHOOL
  • 巴生螃蟹岛游
http://shleong75.blogspot.com/2013/05/blog-post.html

http://blog.yam.com/nigili5/article/59186249
  • 打鋅铺
http:// view-of-taufufah.blogspot.com/ 2013/08/blog-post_4055.html
  • Rakan Klang Historical Walk 12.10.13 P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jFmj1qbvbQ
  • Rakan Klang Historical Walk 12.10.13 P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qsQOmqpRHM
  • Rakan Klang Historical Walk 12.10.13 P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eQiihv-QM
  • Rakan Klang Historical Walk 12.10.13 P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kXbou1WjQ0

古早味
  • 【知食品味尋寶圖】:巴生海南咖喱飯 | 中國報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191425
  • 肉骨茶发源地之一 
http://www.youtube.com/ watch?v=gDTajhvfbOY
  • 尋找海南雞飯的起源  ◎  林金城
http://www.got1mag.com/blogs/kimcherng.php/2007/07/13/ad_a_famma_e_epmc_emmao
  • 巴生客家公会 Hakka Klang Association: 客家小吃
http://hakkaklg.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8920.html
  • 振鸿还有饭/CH StillGotRice: Cendol Klang
http://stillgotrice.blogspot.com/2008/07/cendol-klang.html
  • 鸿华北京烧鸭烧鹅
http://www.vlifestyle-my.com/food-selangor-restoran-hong-wah/
  • 【巴生旧区】传统咖啡店 
http://183.81.166.100/portal.php?mod=view&aid=35183&leftblock_2680
  • 加埔( PEKAN KAPAR) -古早味咖啡,咖哩饭,米粉
http://long5566.blogspot.com/2011/12/pekan-kapar.html
  • 老厂传奇:手工制兴化面线保风味 
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324530
  • 巴生海南情(海南咖啡+碳烤面包)
http://liewwuichern.wordpress.com/2012/04/02/coffeebrea/
  • 巴生小食館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522542137762697
  • Klang Carrot Cake 吧生萝卜糕
https://www.facebook.com/Kcarrotcake
  • 平香客家排骨大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saxdbPrRog
  • 啦啦杂饭: 中国酒店
http://lalakingdom.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_28.html
  • 海南寻味:新国泰酒店
http://www.leekingkong.com/?p=3457
  • Indian Rojak, Rojak Klang Gani
http://nasilemaklover.blogspot.com/2008/12/indian-rojak-rojak-klang-gani.html
  • Nasi Lemak Lover: Yap Kee ( 叶记),Klang- Banana leaf rice
http://nasilemaklover.blogspot.com/2010/01/yap-keeklang-banana-leaf-rice.html
  • 衣食住行: Klang Food Trip - Yao Yao Ping 摇摇冰小食店
http://www.j-e-a-n.com/2010/09/klang-food-trip-yao-yao-ping.html
  • 老字號 48年踏腳車沿戶兜售 小烤爐烘出聯美餅家
http://182.54.217.28/node/206601
  • 巴生手工云吞面!
https://www.facebook.com/imshasha/posts/344088382368734

http://www.leekingkong.com/?p=3457

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適耕莊美食

  • 適耕莊‧魚米之鄉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28094
  • 适耕庄美食 
http://ashleyloh2008.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08.html
  • Sekinchan's Fresh & Healthy Seafood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ingMooi
  • 美食之旅——适耕庄 
http://myhotarea.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22.html
  • 鱼米之乡——适耕庄
http://hueishan12.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_16.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完结篇)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1/03/21.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10)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1/03/2110.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9)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1/03/219.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8)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1/03/218.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7)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1/03/217.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6)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1/03/216.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5)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1/03/215.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4)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0/11/214.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3)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0/10/213.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2)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0/10/212.html

  • 《2天1夜闪耀适耕庄》好玩•好看•好吃(系列:1) 

http://visitsekinchan.blogspot.com/2010/09/211.html

2013年10月31日星期四

醉鸡

不知什么时候,尝过酒与鸡碰撞出来的味道,传统用米酒煮鸡,是一般家庭仍各有千秋的坐月子的菜色。可,黄酒鸡别有一番风味。

数十年前,巴生其实曾经因为醉鸡红极一时,也不知最终没成巴生的特色。或许,是醉鸡名字一红,雪隆各地如法炮制的醉鸡,五花八门,味道与烹饪手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可以说醉鸡曾是一个美食界的昙花一现。就因为烹鸡加有酒,根本不是新鲜事情;反倒后期烹调手法沿用到海鲜,诸如啦啦或鱼身上。

没有人记得醉鸡的来源,更无人知道谁人所创?

只是根据醉鸡的变化有利用冰冻法的,一些厨师更把冰醉鸡变成酒楼菜色。

一些味道,过去曾经发生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尝过了?只记得味道还不错,原来一道菜肴到一个城市,热卖一段日子,就开始有人搞新意思。

我还记得自己尝过用文昌鸡来弄的醉鸡;其实就是白斩鸡身上多了浓浓的酒香味。但是,已经不清楚自己未来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可以再找到如此的手法,如此的味道!

美食的魅力,就是这样。如果一个自己很想念的味道,突然冒在舌尖上是多么说不出的快感,眼角或许会有泪,终于找到它了!

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姑姑亞參叻沙“good”!(转载)

资料来源:http://life.sinchew.com.my/node/5906?tid=39

  • 亞參叻沙(5令吉):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後,材料十足的亞參叻沙湯汁濃郁,且其酸辣味恰到好處,挑逗你的味蕾之際,也非常開胃。不過,亮點是姑姑自製的甘榜面。淡淡的甘榜面麵條將亞參叻沙湯汁吸入,達致相輔相成的效果,加上蝦膏、薄荷葉、洋蔥片、黃梨、黃瓜等作為搭配,很是好味。(圖:星洲日報)
  • 瓦煲姜芽雞(7令吉90仙):姜芽雞是陳湄蘭與兄妹在檳城營業時售賣的佳餚,不過當時的名稱為醉雞。她首先將切片的雞肉及薑片炒香,再加入高湯及適量的酒一起燜煮半小時。經燜煮後的薑芽雞非常入味,並帶有絲絲的酒香味。(圖:星洲日報)
  • 魚肉米粉(8令吉90仙):除了亞參叻沙外,店內也售賣較為清淡的魚肉米粉,以迎合大眾的口味。這道魚肉米粉是採用紅鯛魚烹煮而成,味道特別鮮甜。陳湄蘭因考慮有些食客抗拒魚腥味,所以貼心地置放香茅入湯一起熬煮。她說,此做法不僅能去魚腥味,同時也能驅風。(圖:星洲日報)
  • 瑞士雞翼(5令吉90仙):以紅酒及可樂調配而成的瑞士雞翼,同樣是陳湄蘭香港表姐教其烹煮的佳餚。帶有微微甜味的瑞士雞翼,是該餐廳最受歡迎及最特別的小食,尤其是小孩特別喜愛。(圖:星洲日報)
  • 檳城豬腸粉(2令吉50仙):餐廳內售賣的豬腸粉是檳城式的豬腸粉,以蝦膏、蝦米及參峇為主要調味及配搭。檳城豬腸粉的味道較為濃郁,尤其喜歡蝦膏香味的食客,一定會愛上它!(圖:星洲日報)
  • 桂花糕(3令吉90仙):以香港進口的無硫磺桂花及枸子製成的桂花糕,清涼且養顏,是大熱天氣最好的消暑甜點。同時,這也是陳湄蘭一名來自香港的表姐與她分享的秘訣,可說是獨門秘方哦!(圖:星洲日報)
  • 陳湄蘭(左起)再次出發,與侄女陳美儀及侄兒陳子強合作經營亞參叻沙生意。(圖:星洲日報)
退休3年後的陳湄蘭,卻因侄兒侄女的“邀請”重出江湖,在百家利花園開設名為“姑姑亞參叻沙”的餐廳,售賣聞名檳城的亞參叻沙及一些檳城道地的美食。
在雪州沙亞南出世,在檳城飲食業打拼多年的陳湄蘭因兄妹身體不佳而退休。但是熱愛烹煮的她,對飲食業依然鍾愛。因此她決定再次出發,協助侄兒女經營飲食生意。
姑姑與“good”同音
為此,餐廳取名為“姑姑亞參叻沙”,以示對姑姑的尊重。同時,姑姑與“good”同音,意味餐廳內的食物棒的意思。
陳湄蘭說,其媽媽以前在沙亞南16區經營飲食生意,後來舉家遷至檳城。因此,她早前與兄妹在檳城雖然是經營雲吞面生意,但同時她也會烹煮亞參叻沙的方法,所以這次重新出發,就以亞參叻沙為主角。
自製甘榜面口感佳
陳湄蘭說,烹煮亞參叻沙也是她的拿手功夫。說到亞參叻沙,她對麵條的要求不次於湯汁,為讓食客嘗試到檳城道地的亞參叻沙,她依照檳城人的做法,選擇以米製成的麵條,又稱“甘榜面”。
她解釋,檳城人吃亞參叻沙,不喜歡以瀨粉作配搭,而是喜歡以自製的甘榜面作為配搭。自製的甘榜面更易入味,口感更佳;同時,自製的甘榜面並沒添加防腐劑,必須每日新鮮製做及食用,不能隔夜。
至於亞參叻沙的湯汁,她採用大目魚熬煮,代替甘望魚。她說,雖然大目魚價錢較貴,但品質卻比甘望魚來得更好。
她每日早上前往巴剎採購新鮮的大目魚,並直接熬煮成湯,未經過冷凍。
10公斤大目魚熬出一鍋湯
陳湄蘭說,她每日熬煮兩鍋湯來應付一日的生意,每一鍋湯需要10公斤的大目魚才能熬出好味道。此外,少不了的材料如辣椒、亞參皮、亞參膏、薑花等加入湯內一起熬煮,才能熬煮出濃郁的亞參叻沙湯汁。
除了推廣檳城美食之外,陳湄蘭也在店內牆上掛一些有關檳城的照片。
她說,她很喜歡檳城這個地方,她覺得檳城人人情特別好。
因此,她打算到了真正退休後,再回到檳城居住,體驗檳城的好。
星洲日報/大都會‧文:鍾可婷/圖:陳啟基‧2013.05.24


獨家臭腳豆腐干(转载)

资料来源:http://life.sinchew.com.my/node/7138?tid=39

  • 面食、釀料加上臭腳豆腐,飽餐一頓。(圖:光明日報)
  • 把臭腳豆腐當成釀料,浸泡在咖哩叻沙裡,是另一種吃法。(圖:光明日報)
  • 貌寢的臭腳豆腐,散發一股莫名魅力。(圖:光明日報)
  • 切片的臭腳豆腐,淋上獨家辣醬和甜醬,讓人看了直吞口水。(圖:光明日報)
  • 皮呈焦色的臭腳豆腐(右),比普通黃皮豆腐小得多。(圖:光明日報)
  • 裝在F&N 汽水玻璃瓶裡的辣醬和甜醬,讓新春茶室散發一股古早味。(圖:光明日報)
  • 胡月娥的兒子用心地切臭腳豆腐。(圖:光明日報)
  • 胡月娥親力親為製作獨家辣醬和咖哩叻沙。(圖:光明日報)
  • 新春茶室店牆上的價錢表,一目了然。(圖:光明日報)
港式臭豆腐傳來大馬,有人嫌臭有人讚香,喜好兩極端。臭腳豆腐乾聞名昔加末40年,全馬只此一家,外地人看到名字還以為是本地版臭豆腐,不禁捏著鼻子品嚐。
其實,臭腳豆腐乾並非臭豆腐,味道是焦味和豆味摻雜,蘸點獨家辣醬或甜醬,其貌不揚的深褐色焦皮豆腐,即讓人忍不住直吞口水。臭腳豆腐乾傳了三代,現在還延伸出新吃法,即將之切半泡在咖哩叻沙裡,當成釀料來吃。
當豆味和焦味遇上咖哩味,味蕾再挑剔的人,也不得不臣服。
臭腳豆腐干是昔加末的著名小吃,全馬獨家,只此一味,別無他家。
單看“豆腐干”三個字,很多人會誤以為,它是油炸過的普通豆腐,然而,當兩種豆腐並列一起比比看時,就可輕易察覺兩者不同之處。
普通豆腐經油炸後,外觀黃澄澄,就像是一大塊黃金,煞是好看,而臭腳豆腐干則是近乎黑色的深褐色,像是一塊焦皮豆腐。
黃皮豆腐的體積比臭腳豆腐干大近一倍,可是,其貌不揚的臭腳豆腐干,售價卻比黃皮豆腐高了將近一倍。
一片黃皮豆腐市價40仙,而臭腳豆腐干一片則賣70仙,單看售價,就知內有乾坤,也馬上挑起人們的食慾,想嚐嚐這豆腐干的滋味。
焦味和豆香味摻雜
咬一口豆腐干,滿口都是焦味,再進一步咀嚼,伴隨而來的就是濃濃的豆香味。焦味和豆味摻雜,兩者輪番上陣,馬上攻陷食客的味蕾。
曾有人形容,豆腐干的魅力所在,就像是飯焦一樣。飯焦味對用電飯煲的人來說,遙不可及,因那是舊時柴火烹飪時代,才能嚐到的古老味。
事實上,豆腐干已在昔加末飄香半世紀了。當年是一名叫“駝背伯”的老者,把製作豆腐干的秘訣手藝,傳授給當地人廖木金後,再由他輾轉傳給他的兒子媳婦。
40年前,廖木金在昔加末亞羅拉的美雷路開設新春茶室,售賣豆腐干和清湯干麵,他作古後交由三子營業,三子去世後交由媳婦胡月娥打理,而大媳婦劉梅則負責製作豆腐干。昔加末人吃的每一塊臭腳豆腐干,全出自她的手。
食客問路提臭腳找到吃
在昔加末,如果食客向路人問,要去新春茶室吃豆腐干,可能問不到路,不過,如果問到臭腳豆腐,大家都懂得如何指路了。
豆腐干和臭腳,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可是在昔加末人眼裡,兩者密不可分,合唸起來就是一種美味小吃。
原來,新春茶室創店東主廖木金的綽號叫做臭腳,因此他製作的豆腐干,被昔加末人稱為臭腳豆腐,一叫就是四十多年。
針對臭腳的綽號由來,廖木金的三媳婦胡月娥說,臭腳兩字並非指香港腳,而是指久醫不癒的腳部傷口。
她說,據說當年英殖民時代,昔加末實施警衛制,青年必須服役,只有腳有殘疾者可免服役。
“聽說家公為了豁免服役,就長年致爛腳部傷口,因此被人冠上臭腳的外號。”
有趣的是,食客到昔加末問路,提到臭腳兩個字時,記得要用福建話來唸(Chao Ka),如果用華語唸為Chou Jiao,可能要花上一番唇舌才能問到路。
獨家製作辣醬甜醬
如果食客純粹只吃豆腐干,沒蘸食獨家辣醬或甜醬,那麼臭腳豆腐的魅力將減半。
40年前,新春茶室東主向“駝背伯”拜師學藝時,也一併把製作辣醬的手藝學過來。對老饕來說,豆腐干加上獨家辣醬,才叫真正的臭腳豆腐。
為了保持獨家辣醬的水准和品牌,新春茶室的胡月娥親力親為,絕不讓員工代勞。
她自製的辣醬不放任何防腐劑,卻能耐上兩三個星期不壞,秘訣之一是防潮工夫做得好,例如蒜米要在當天調煮辣醬時才剝,絕對不能提早剝好放入冰箱,否則蒜米沾了水氣,不但會影響風味,而且沒幾天就會變壞。
她把獨家辣醬和購買的甜醬,裝在F&N的玻璃汽水瓶裡。這種已經絕版的玻璃瓶,是新春茶室的古早味特色之一。
2006年昔加末大水災,她碰巧人在外地,無法及時搶救新春茶室。退水後看到散落在廚房的玻璃汽水瓶時,她心疼不已。她沒有把它們丟棄,反而逐一清洗乾淨,搬到高處安置。
豆腐乾泡在咖哩叻沙裡吃
臭腳豆腐的吃法,除了蘸辣醬來吃,另一吃法是把它當成釀料,泡在咖哩叻沙裡吃。
胡月娥說,食客享用豆腐干的方式,多是蘸辣醬和甜醬來吃,怕辣的孩童就只蘸甜醬。
為了增添豆腐干的口感,她也配上一片片黃瓜,讓食客除了吃到原有的豆味、焦味、辣味,還吃到黃瓜的清甜味。
後來,她發現把豆腐干切半,放在咖哩叻沙裡浸泡當成釀料來吃,也是別有風味。可想而知,豆腐的豆味和焦味,再加上咖哩叻沙,又是豆腐干的另一吃法了。
她烹煮咖哩叻沙的功夫,也是一絕。每天早上,她會烹調一大鍋的咖哩汁,和調製辣醬一樣,她從不假手於人,都是親力親為。
咖哩叻沙的香濃,為新春茶室再添另一魅力,一再挑動食客的食慾。
新春茶室
地點︰9,Jalan Medoi,85000 Segamat,Johor.
營業時間︰7.30am至4.30pm
售價︰每塊豆腐乾70仙
電話︰012-7269295
光明日報/副刊‧文/圖:黃勝龍‧2013.08.02

古早味刀麻切(转载)

资料来源:http://life.sinchew.com.my/node/7725?tid=39

  • 面條軟硬可依据顧客喜好烹煮,可選擇刀麻切和快熟面混合。一大碗的豬油渣和辣椒油,愛吃就多添點吧!(圖:星洲日報)
  • 廖炳鴻說,樹仔菜是刀麻切的配料,不可或缺。(圖:星洲日報)
  • 面粉加入以雞蛋、鹽和水調制的“雞蛋水”搓揉成面團。老板廖炳鴻說,手搓可掌握力道,使到面團更均勻。(圖:星洲日報)
  • 重疊數片絞薄了的面團,切成面條。老板說心情要好,面條會切得較均勻,反之會大小不一。跟隨心情變化,更顯人性和實在感。(圖:星洲日報)
  • 手工制作的面條,色澤亮白且順滑。(圖:星洲日報)
  • 依然以最原始的方式熬煮湯頭,喝起來感到暖心。(圖:星洲日報)
  • 只需簡單地烹煮,一碗爽口順滑的刀麻切便可上桌了。(圖:星洲日報)
  • 依然以最原始的方式熬煮湯頭,喝起來感到暖心。(圖:星洲日報)
  • 何妙莉(37歲)從金寶嫁到貞德隆十多年,一直來光顧,小孩從小吃這家面店的刀麻切。她說該店經營了很長一段時間。她還沒結婚就已來這家面店吃了。(圖:星洲日報)
  • 三名少女蔡美儀(左二)、雷祖盈(左一)和劉紫萱(右一)同聲說最喜歡這面店的豬油渣和咖哩油,別的地方吃不到。她們几乎每個星期都會來吃,朋友聚會也會選擇到這里來。(圖:星洲日報)
  • 許強妹(中)一家人感情深厚和諧,談吐風趣,鄉下人生活簡朴,但心地善良待人真摯。左和右為廖玉鳳和廖炳鴻。(圖:星洲日報)
  • 何妙莉(37歲)從金寶嫁到貞德隆十多年,一直來光顧,小孩從小吃這家面店的刀麻切。她說該店經營了很長一段時間。她還沒結婚就已來這家面店吃了。(圖:星洲日報)
來,一起擺脫城市生活束縛,毅然往鄉下遊玩一趟,尋找那久違的古早味和人情味。
用雙手一搓一揉製作出來的手工面條,你有多久沒嚐過了?或許你從來不曾嚐過?
1984年,也就是約30年前,一名婦女許強妹眼見在住家附近賭博的賭徒,日以繼夜賭博,甚至一整天守在賭桌前,連一頓飯也懶得去吃,決定煮客家人的面食“刀麻切”給他們吃。
就從這一碗面開始,在無心插柳下,許強妹的生意逐漸擴大,做得家喻戶曉,一做轉眼間,便已是約30個年頭了。
木柴生火熬煮
大量江魚仔熬湯頭
目前在華都牙也貞德隆新村的“貓記刀麻切店”,由她丈夫廖炳鴻(73歲)和女兒廖玉鳳(42歲)主持。
刀麻切的湯頭採用大量江魚仔慢火熬煮,鮮甜濃郁。
許強妹(70歲)向星洲日報說,現在江魚仔的价格已飆升,城市面檔都拋棄這种煮法,但她還是選擇保留,堅持讓村民吃到最初的古早味道。
回歸原始,她依然以木柴生火熬湯,湯頭既健康也更入味。
面條無論是從搓揉、絞薄和切絲,都是以人手製作,當中注入心思所製作出來的好味道,是冷冰冰的機器所無法攀比的。
自製“豬油渣”“咖哩油”
年輕人偏愛任君添加
這間店最獨特的,莫過於自制的“豬油渣"和“咖哩油",道地的年輕人偏愛重口味,一次可加半碗辣椒油再另添咖哩油。
不因物料起价減少分量,每次上桌的配料都是一大碗,任君添加;城市里若有這般待遇,還真的是稀奇。這點,也許是使到這間店生意好到不得了的原因之一。
拿督李志亮之前也常來光顧,每次來到,都會叫大大碗的刀麻切來吃。外族同胞也愛吃,就連外國遊客,也慕名前來品嚐。
貞德隆貓記刀麻切
地址:67,Kampung Chenderong,31000Batu Gajah,Perak.
聯絡電話:05-3702751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上午8時至下午4時30分(不定時休息)
星洲日報/大霹靂‧文:林艾潔/圖:鄭霹麟‧2013.09.04

河婆菜粄

资料来源:http://life.sinchew.com.my/node/7860?tid=39

  • 蒸熟的鹹香入味沙葛餡菜粄,令人忍不住吃了一個又一個。(圖:星洲日報)
  • 將混合粘米粉和木薯粉的粉糰搓至光滑柔軟。(圖:星洲日報)
  • 準備好不同菜粄內餡,從上至下是鹹菜餡、沙葛餡和大蒜豆腐餡。(圖:星洲日報)
  • 用粉糰捏出像杯形的外皮。(圖:星洲日報)
  • 包入大蒜、蝦米、豆腐內餡。(圖:星洲日報)
  • 做好的菜粄粉嫩色外皮,內餡飽滿。(圖:星洲日報)
  • 將做好的菜粄,放進蒸爐裡蒸十多分鐘即熟。(圖:星洲日報)
  • 菜粄外皮柔軟,內餡芳香,包裹着香噴噴的內餡,香氣滿滿。(圖:星洲日報)
  • 彭鈺樺和張敬翠母女同心,用手工製作出洋溢濃濃古早味的河婆菜粄。(圖:星洲日報)
  • 搓好細滑的粉皮,包入大蒜、豆腐等餡料,手藝純熟細膩的彭鈺樺,用心製作出美味的蒜粄。(圖:星洲日報)
  • 把炒香的花生碎包入粉皮內,放進木模裡印出桃形,這就是花生桃粄。(圖:星洲日報)
  • (圖:星洲日報)
粉嫩的粉紅色外皮,內餡香溢的河婆菜粄、桃粄是河婆人的家鄉傳統糕點,這種樸實的滋味,令人一嚐即感受到那滿滿的古早味。
從前在一些傳統的河婆人家庭裡,每逢農曆新年,喜慶節日到來,婦女會動手做出自家風味的河婆菜粄,讓河婆菜粄的芳香,為新年和佳節注入團圓和喜慶的意義。隨著時代演變,懂得製作這種傳統糕點的人也漸漸少了。
河婆菜粄的內餡有幾種口味,一般是韭菜餡、沙葛餡和大蒜豆腐餡;而桃粄如桃的形狀,包入炒香花生碎的粉糰,再放進木模裡印出漂亮的桃形。
霹靂州珠寶瓜拉光新村有一家製作瓜拉光河婆菜粄的家庭,是由58歲的彭鈺樺和大女兒張敬翠,同心以靈巧又快速的手藝,在家裡製作出多種口味的河婆菜粄,不只批發給市場,也交給親戚在住家前,即當地巴剎斜對面一個亭子擺賣。
這對勤奮的母女,習慣在清晨起來,切菜、炒餡料、搓粉糰、包入餡料、蒸熟等,工序多層複雜,叫人吃進嘴裡,加倍珍惜她們的心意。
她們手藝純熟細膩,用手指輕捏粄皮至適中厚度呈圓杯形,包入餡料後封口,最快可在10秒包好一個菜粄,手法極快,做好了就放進盤托裡,放入蒸爐蒸10多分鐘即可。
剛出爐的菜粄,熱騰騰口感極佳;當冷卻後,嚐起來皮薄餡香,又是另一番好滋味。
家婆傳授手藝給兒媳
彭鈺樺和星洲日報分享說:“粉皮做得太厚不好吃,太薄又容易穿破,這種糕點真的很難做,在搓成杯形時,太用力的話粉皮會粘手,要拿捏得剛剛好才能成形。”
彭鈺樺的家婆以前也是製作河婆粄,做好拿到村裡賣,家婆把手藝傳給她,她負起承傳這門傳統手藝的使命,至今已有20多年。大女兒從旁協助她至今10多年,母女同心,讓人嚐到悠悠的古早味。
“河婆人在喜慶節日,如新居入伙、開張、結婚等,都會到來訂購;粉紅色的河婆粄,也顯得喜氣洋洋。”
河婆菜粄源自中國揭西
“河婆菜粄”在原鄉中國揭西,也被稱為“細粄”或“鳥仔粄”,呈透明白色,與本地的粉紅色有點不同,但內餡一樣,就是大蒜和韭菜。
她透露,她製作的菜粄有幾種口味,有大蒜、韭菜、沙葛、鹹菜內餡,以及花生內餡的桃粄。
“有些人會特別要求製作不同的內餡,如菜心、眉豆或綠豆內餡;眉豆內餡的口感也不錯,但這些特別口味的菜粄很少做,除非有人預訂。”
她說,菜粄不只河婆人或華裔愛吃,連友族也愛吃;曾有人向她購買了菜粄帶到香港去,把這種充滿古早味的傳統糕點,拿到國外去分享。
瓜拉光河婆粄
‧地址:275,Kuala Kuang,31200,Chemor Perak.
‧電話:05-2011812
‧營業時間:(住家:上午9時開始)、(檔口/距離住家隔兩間,巴剎斜對面:上午11時至下午4時或直到售完為止)
星洲日報/大霹靂‧文:蘇俐嬋/圖:黃志漢‧2013.08.10‧編輯:謝景莉